|
院山公墓每日更新文章11
发表时间:2019-06-17 15:07 院山公墓每日更新文章 因此,罗胖总结说,儒家只为皇权顶层服务,底层小民皇权跟你对不着。当你有组织力量大,尊你敬你,打散你的组织,一个小民谁理你。所以例来开国皇帝,大刀阔斧改革,因为战争摧残了宗亲纽带,民间对抗不了皇权。当民间恢复元气,其继任者就不得不利用儒家,甚至合为一体。到皇朝后期,宗亲组织越来越大,皇权一再被稀释,必然改朝换代。老师讲的亮点很多,每个点都可以拉开一面网,只能赞叹,中华文化底蕴太厚拉。 上周听了四遍,终于把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!近则不逊,远则怨 和 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 这两句著名的言论的本意理解了,一廓前疑,很愉快! 还有一句,要感谢您:如果因为黑子而放弃了太阳的光辉,显然是很不明智的。当年看朱熹夫子注诗经,春日艳阳下的男欢女爱滚床单,非要阐发为后妃之德,心下非常鄙夷,认为此人之书不足观。实在是非白即黑的儿童思维模式。 今天的收获,仁爱不是简单的关爱,博爱,而是有区别的爱,人和人就是不一样的,不平等的,在一个组织里也是一样,还有就是家文化组织文化的打造也是非常重要的,管理者要像个大家长一样。形成组织战斗力,都说目标可以把人统一起来,组织之前要订目标,今天看过这后我觉得首先管理者自身要先有目标,然后才能把集体的目标制定出来,不知道这样的理解是不是有偏差,请熊老师指点 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矛盾恐怕是国家组织形态中永恒的命题,集权强如中国,自治硬如美国,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关系.但是影响两者之间力量对比的因素是什么?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回到左传一书,其重要性如果一句话形容应当就是今天文章中的,《左传》所描述的那个社会虽然早已不复存在,但是,从那样一种社会结构里生长出来的观念,仍然在后来的两千多年里成为中国人心中最顽固的思想根底。 给左传来句广告语吧,在这里读懂中国人 儒学和中央集权帝国最核心的矛盾:集权需要民众弱势,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而宗法制度让王权弱势,儒家维护宗法伦理,不喜欢"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。以宗法为管理结构的氏族,有很强的战斗力,对中央管控造成很大困难,所以所以得去宗法,推行编户齐民。以前从上至下逐级行使权利,从下至上逐级恪尽义务。即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,仆人的仆人不是我的仆人。而集权后,全体只效忠一个皇帝,中间的主君都没有了。齐民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“王子犯法与民同罪”(虽然实际上并没有执行下去,或者说只按皇帝意愿和当时需要执行)。而孔子的仁爱:仁者,爱人。本质是一种源于血缘纽带和家庭关系的爱,而且是要求人民发乎内心的良知去约束自我。像一个大家庭(周朝大家庭),一家人都应该相亲相爱。如果不是一家人,就冷淡了,要根据亲疏远近调节爱的浓淡,即“等差之爱”。在这个大家庭中,不是讲法理而是讲仁爱。这个当然对每个人要求很高。家里叔伯吵架,是讲人情,一家人吵架难道要讲“法律”吗? 这个演变,放到现代有2个启发点: 第一,以利益为核心有组织的集体比无组织化一盘散沙的个体要强大得多。“人多势众”并不一定强大,有组织有纪律的物管可以轻易的击破小区业主,然而如果小区业主是一群有血缘纽带关系、宗法秩序为管理结构的宗族就不一样了。所以一个人数不多的黑社会也可以控制好几个街区。当年"合纵“连横”,六国合纵始终无法打破最有组织有纪律的秦国,就是这个道理,六国终究失败。 第二, 由于内儒外法,儒学一直被推崇,因此法制在中国实在是太难实行了。人情关系,这个从孔子的“仁爱”中或者说是从左传描述的那个社会结构中生长出来的观念,一直影响我们千百年。只要能扯上关系,即变成一家人(比如说大家喜欢说五百年前是一家,想象的共同体 “民胞与物”),那么就应该讲人情,而不是法理。人治,不是说某个人的统治,而是依据人情关系(礼)来治理家(国),而不是根据法来治理。因此要走法治,还需要很长的路啊。现在社会里,虽然人人嘴上都呼吁法治,可是到了自己身上时,自然而然首先想到的仍然是人治--找关系。 |